目前分類:命理文章 (8)
- Aug 31 Mon 2020 20:11
你有特殊體質?
- Aug 26 Wed 2020 16:18
輪迴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? ♫.(◕∠◕).♫
- May 29 Fri 2020 15:58
【命理】有錢有勢就會幸福和快樂嗎?網路文章
隋煬帝聽到民謠讖語後唱道:「宮木陰濃燕子飛,興衰自古漫成悲。他日迷樓更好景,宮中吐豔戀紅輝。」
在今天崇拜金錢、物質的社會風氣下,有些人認為:有權力、有金錢就是幸福,有錢有勢就是快樂,有錢能使鬼推磨。真的是有權、有錢、有富貴就能幸福了嗎?下面說一個身在富麗「迷樓」中的有權、有錢、大富大貴之人的故事。大家看一看他的「迷樓」,反映出來的是快樂、是幸福嗎?
隋煬帝楊廣(569年—618年)壽元49年,在位13年,為帝後期沉溺於女色,常常不上朝。一天,他對身邊親近的侍衛說道:「一國之君不但應該享受天下的大富大貴,也應當及時行樂,享受天下最大的快樂。如今天下安樂富裕,太平無事,正是我縱情歡樂的時候。」接著又說:「現在所有的宮殿雖然雄偉壯觀,豪華寬敞,卻缺少曲徑通幽的情趣,缺少深藏不露小房、令人愜意的密室。如能得,我就想終老於其中。 」
於是,近侍高昌上奏,推薦了一浙江人項升,自言能構築宮室。次日,隋煬帝就召見了項升詢問。項升在幾天內就進上建築圖,皇帝看了之後大悅,命人快速提供建材開始興建新苑。動用了大量的府庫錢幣、數萬人役,一年之內便修成了一座軒窗掩映、錯落有致、玉欄朱雕相連的幽麗新樓。樓中有千門萬戶,金碧耀眼極其奢華,壁砌生光,瑣窗射日,傍著棟梁、門戶布置著雕塑的金虯玉獸,極致工巧,古來都未曾有。如有人一誤入迷樓,彷彿墜入雲端,不知身在何處,一整天迷在其中都出不了樓。
隋煬帝來到迷樓,大喜迷樓的奇巧,對左右說:「使真仙遊其中,亦當自迷也。」就命名為「迷樓」,賜給建築師匠項升五品官,賞賜內庫絲帛千疋。接著,數千名後宮良家少女被挑選入樓,隋煬帝一到迷樓,有時一個多月還不想出樓。

就這樣整天沉溺於女色的隋煬帝,氣力一日日透支,十分疲倦。有一次,他不由得對身邊的侍從說道:「想我剛登基的時候,每天十分辛苦,覺睡得也很少,感覺好像剛剛才入夢便到了起床時間了。現在不辛苦了,卻整日昏昏沉沉,好像總是睡不醒,一接近女色,便感到十分疲憊,這是什麼原因?」
侏儒王義上奏隋煬帝說:
「臣是田野廢民,有幸入貢,在後宮灑掃,得到陛下恩遇親信。」
「我聽說人的精氣能使人耳聰目明,皇上還沒有登基的時侯,先帝勤勞儉樸,皇上那時也很少接近女色,每天接近的都是好人,所以精氣充實於內,神氣清明於外,因而每天都不會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。這數年來,皇上沉溺於女色之中,後宮中美女如雲,皇上每天從早到晚尋歡作樂,除非是重要的祭祀和重大事件,偶爾親臨朝政,其餘時間從不上朝,即使有時召見遠方來人,或者不定時的慶賀,也是很晚才上朝,不到片刻,便又退朝回到後宮。有限的體力,要滿足無限的慾念,力量本來就會枯竭。
我聽說,古時候有一個山野中的老翁獨自一人在一塊大石頭上歌舞,人們詢問他:『您為什麼會有這麼快樂?』老翁說道:『我有三種快樂,您們知道嗎?人生很難遇到太平盛世,我現在就在太平盛世中,沒有戰亂流離的痛苦,這是一種快樂;人生難得肢體完備,我雖然老了身體依然健康,沒有一點殘疾,這是第二種快樂;人生難得長壽,我現在已經八十歲了還活在世上,這是第三種快樂。』詢問的人歎賞他的智慧和豁達。
皇上享受天下的大富大貴,聖貌高貴,龍顏鳳姿卻不知道自我珍重,思慮遠遠不如一個山野老翁。我身分低賤,渺小卑微,難以報答皇上的恩德,不知忌諱,逆犯天顏。」王義跪伏在地哭泣不止,眼淚鼻涕流了滿臉。隋煬帝命他起身。
第二天,隋煬帝將王義召來,說道:「我昨天夜裡反覆思考了你的那番話,極有道理,你是真心關愛我的人。」於是命令王義在後宮內為他選擇一間靜室,隋煬帝自己住在裡面,所有的女子都不准進入。
隋煬帝才住了兩天,就憤然走出房間,說道:「假如悶悶不樂住在這裡,即使能活一千歲,又有什麼意思呢!」他又重新進入迷樓。
大業八年隋煬帝吃了方士所進的丹藥,結果更加放蕩不可抑制。到了夏天,病態顯現,煩躁難安,一日飲幾百杯水仍然無法止渴。御醫莫君錫上奏說這是「心脈煩盛,真元太虛」,而且多飲就會生大病。
大業九年,隋煬帝準備再次巡遊江都。

那時,迷樓中有一個宮女在晚上大聲歌唱:
「河南楊花謝,河北李花榮。楊花飛去落何處,李花結果自然成。」
隋煬帝聽到歌聲,披上衣服坐起傾聽,並召來宮女問道:「是誰讓你唱的?這首歌是你自己作的嗎?」
宮女回答道:「我有一個弟弟在民間,我是從他那裡學來的,聽說到處孩童們都在唱這首歌。」
隋煬帝聽後,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,長嘆:「上天教給他們的!上天教給他們的!」於是他令人取酒來,自己唱著:
「宮木陰濃燕子飛,興衰自古漫成悲。他日迷樓更好景,宮中吐豔戀紅輝。」
他唱完竟忍不住心頭萬分悲傷。親近的侍從不明其因由,說道:「我們實在不明白皇上為何這麼悲傷啊?」隋煬帝說:「不要過問,以後自然就會明白。」
之後,隋煬帝巡遊江南。唐朝皇帝發兵進入京城,滅了隋朝。唐太宗看見迷樓時說道:「這都是搜刮民脂民膏、濫用百姓的血汗建成的。」於是下令焚燒掉。大火燒迷樓燒了一個多月,還沒燒完。
「河南楊花謝,河北李花榮」的歌謠應驗了,隋煬帝說是「天啟」,可見世代興亡,並非偶然。而大富大貴的隋煬帝本人在放縱享樂的過程中,反而招來了昏昏沉沉的日子和索命的病痛,最後招來的是亡朝的後果。@*
資料來源:(宋)《煬帝迷樓記》
- May 29 Fri 2020 14:10
【命理】明朝周中立算命 福祿厄運一目了然-網路文章
明朝時,周中立以善於推算祿命,而聞名京師。成化戊戌進士劉纓(西元1442年-1523年)在當都御史時,被劉謹陷害下獄,後來得以洗雪冤情出了獄,但還未恢復官職。這時,他得知周中立善於推命,因而去請教周某。
劉纓聽過周中立的聲名,不過沒有親自驗證,所以他就先以自己已故的兒子劉儆(音同「景」)的生辰求其推算。周中立說:「這個人的命很好,但三十三歲時有災厄,如果能度過這個難關,才會平步青雲。」劉儆死時正是周所說的三十三歲,劉纓心裡折服。於是,拿出自己的生辰求其推算。
周中立讚歎地說:「這是大貴人的命,最近雖然遭遇災厄,但已經轉危為安。日後會列位朝廷八位高官中,福祿雙盛,不可限量。」
劉纓聽後,有點篤定,等待著證驗。後來,他官至南京刑部尚書,那是在正德五年的事,死於嘉靖二年,年八十二歲。
周中立推命看眼前立即的災厄也準確驚人。一位刑部主事吳某,曾向周中立問命。周中立看後沒有直說什麼,作成了一封密函交給他。吳某因為正要去查看監獄裡的囚犯,當時並未拆開密函。豈知,命運大轉變就在一瞬間。
那一天,吳某兩個幼兒,在河邊玩耍,竟不幸雙雙失足落水,都溺死了。吳某的妻子又驚又痛,又恐被丈夫責罵,一時想不開,上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吳某從監獄視察回家後,面對家中的悽慘劇變,悲哀難禁。立時,想起算命的周中立,便怒氣沖沖地去找他責問:「這麼等大事你怎麼不事先告訴我呢?」
周中立說:「我已經告訴你了啊!你回去看看我寫給你的密函便知。」
吳某回家,拆開密函,發現裡面寫了兩句話「雙雙燕子入池塘,紅粉佳人上畫堂」,哀在心中,也不得不驚服。
運也、命也,一般人能躲過嗎?
資料來源:明·陸粲《說聽》
- May 29 Fri 2020 13:59
【命理】命中富貴當大官的 有哪些不凡的來歷?網路文章
西漢時南陽有陰氏大家族,非常虔誠敬神。傳到宣帝時,子孫陰子方事親至孝,而且積恩好施,是個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。某一年歲末大祭的臘日,陰子方在清晨看到了灶神顯像,他非常欣喜,拜謝神恩,並用黃羊祭祀灶神。陰子方的樂善好施與虔敬感應了天神,從灶神顯像以後,陰子方的財富和田產都急速增殖,累積成了百萬大富,有田七百頃,擁有的車輿、馬匹、僕人,財富之多,有如一諸侯國的君主。

大凡命中得富貴的、做大官的,大都不是些凡人。有的是前生或此生修來的,有的是祖宗積來的,有的是天上星辰降下來,或是仙佛果位中應化來的。仁孝慈善的陰子方也非常重視家族後代的品德教育,把富而不奢、溫順恭敬的好德性傳下去,福蔭後代,繁昌顯達,封侯封后。陰子方的孫子陰識為執金吾,受封為陰鄉侯,陰興受封為鮦陽侯,陰識的妹妹、陰麗華受封光烈皇后。(*出《後漢書.樊宏 陰識傳》、《東觀漢記.陰興》)
天上星辰下凡
清朝時期,江蘇溧陽人陳紫山,十九歲入縣學。有一天,他突然生了病。年輕人的一場小病卻不見好轉,愈來愈重,家人很是擔心。在恍惚間,他夢見一位紫衣和尚來看他,和尚自稱是玄圭大師,來到床邊握著他的手說:「你瞞著我來到了人間,還不如回去吧!」
陳紫山對紫衣和尚沒有印象,還搞不清楚狀況沒有答話,這時卻聽那和尚又笑著說:「別急,別急,你在人間還要中進士、入翰林院,等享用了再回來也不遲。」和尚又掰著手指計算,嘆惜道:「這一別,又要過十七年才能再相會。」紫衣和尚說罷就走了。
陳紫山一驚而醒,出了一身熱汗,病竟然好了。乾隆四年,陳紫山考中進士,入翰林院,官至皇帝的侍讀學士。到三十六歲那年秋天,陳紫山患了痢疾,久治不癒。這時,從前的夢境浮現眼前,他想起紫衣和尚在夢中說十七年後相會的事,一計算年期,他自知這次病是不會好了,就笑著對家人說道:「十七年的期限已經到了,可玄圭大師還沒有來接我,可能改期了,這樣我又能多活幾年。」
過了不久的一天早晨,陳紫山起床後,忽然焚香祈禱,沐浴齋戒,又叫家人取來冠帶朝服,穿戴整齊,對家人說:「玄圭大師已來接我,我要去了。」
這時剛好同榜進士,翰林院編修金質夫,前來探望陳紫山。金質夫素來篤信神佛,這時他在一旁突然大聲喝道:「既然送他到世上來,又要把他拖回去,來來去去,是什麼緣故?」
這時侯,陳紫山在病榻上閉著雙眼已經迷迷糊糊的,聽到金質夫的一番話,他就掙扎著坐起來,睜開眼睛說道:「來時無礙,去也無妨,人間天上,一個壇場。」說畢,盤腿坐定,一會兒就斷了氣。想必陳紫山從天上到人間逛一遭,又回天上去了。(出《子不語》)

祖宗積德福蔭
還有一種受到祖宗積德福蔭的人,西漢時丞相于定國(?〜公元前40年,字曼倩)就是這樣的例子。于家出身東海郡郯縣(位在今山東省郯城縣西),于定國的父親于公精通法律,在縣衙擔任獄史,凡是經手審理的案子,無論大小他都詳詳細細謹慎查訪,明察秋毫,公平允當地判理。尤其是他秉持仁德治獄,感化犯罪的人導正他們改過從善。那些觸犯律法經他審理的人,對他的判決處置莫不心服口服,毫無怨言。當于公在世時,郡中百姓就為他立了祠堂——于公祠,以表示對他的尊敬愛戴。
當時,東海郡地方上有一位孝婦,年輕守寡又死了兒子,一心一意侍奉婆婆十多年,恭敬又孝順。婆婆心中憐惜勸她改嫁,豈知孝順的兒媳始終不肯。婆婆曾對鄰居說:「我的媳婦侍奉我孝順勤苦,可憐她年輕守寡又沒有兒子,我這個老太婆不想一直拖累著她。」沒多久,婆婆自殺死去。
婆婆出嫁的女兒不明實情,上衙門誣告孝婦殺死婆婆。縣吏逮捕了孝婦,孝婦堅決表白自己沒有殺害婆婆。縣吏不信,找到一些不實的「證據」來治她罪,孝婦百口莫辯而服罪。縣吏做好獄訟文件,定了孝婦死罪,並把結案文書送到官府。于公明察,知道孝婦是冤枉的,據情理為孝婦力爭,他手持案卷,哭訴於太守府門,然而太守還是不聽,于公因此稱疾辭去了官職。
後來孝婦受刑枉死。從她死後,東海郡內大旱三年。新的太守到任,卜問緣故。于公委婉告訴他這件舊案,說孝婦不當死,前太守強行處決,是否本地大旱的原因就在此呢?新太守於是殺牛祭拜了孝婦的墳墓,並在墓前立了碑,表彰她的節義。就在那時,天立時下起大雨,當年東海郡五穀豐收。郡中人由於這件事,更加敬重于公。于公管理獄訟秉持仁德、公正的精神,明察秋毫,未曾冤枉過人,積了很多陰德,他的子孫中出了顯貴之人,一個就是他的兒子于定國。
于定國從少年時代就隨著父親學習法律條規和斷獄,父親去世後,他擔任獄吏、東海郡的決曹。他為人謙恭,善於決斷疑案,公平執法,被當時人稱讚,在漢昭帝時,升任廷尉,《漢書》說「于定國為廷尉,民自以不冤」。因為才能高,他被推舉為侍御史,轉為御史中丞。在漢宣帝之朝,果然升到了顯貴的高位,擔任丞相,封西平安侯(西平侯),「功跡見述於世」。于公的孫子于永官至御史大夫;于家封侯傳世。(出《漢書.雋疏于薛平彭傳》
顯然,命中的富貴都是由修德、積德而來,得道成仙要有更高超的德才能得!
資料來源:
清代袁枚《子不語》、《漢書》、《後漢書》、《東觀漢記》
- May 27 Wed 2020 23:06
【命理】當我們算到自己的命不好時怎麼辦?
明代著名文學家陳繼儒的《警世通言》,真是句句處事金言。
一生都是命安排,求什麼?
今日不知明日事,愁其麼?
不禮爹娘禮鬼神,敬什麼?
弟兄姊妹皆同氣,爭什麼?
兒孫自有兒孫福,憂什麼?
奴婢也是父母生,凌什麼?
當官若不行方便,做什麼?
公門裡面好修行,凶什麼?
刀筆殺人終自殺,刁什麼?
舉頭三尺有神明,欺什麼?
文章自古無憑據,夸什麼?
榮華富貴眼前花,傲什麼?
他家富貴前生定,妒什麼?
前世不修今受苦,怨什麼?
豈可人無得運時,急什麼?
人世難逢開口笑,苦什麼?
補破遮寒暖即休,擺什麼?
才過三寸成何物,饞什麼?
得便宜處失便宜,貪什麼?
死後一文將不去,慳什麼?
前人田地後人收,占什麼?
聰明反被聰明誤,巧什麼?
虛言折盡平生福,謊什麼?
是非到底自分明,辯什麼?
暗裡催君骨髓枯,淫什麼?
嫖賭之人無下梢,耍什麼?
治家勤儉勝求人,奢什麼?
人爭閒氣一場空,惱什麼?
惡人自有惡人磨,憎什麼?
怨怨相報幾時休,結什麼?
人生何處不相逢,狠什麼?
世事真如一局棋。算什麼?
誰人保得常無事,誚什麼?
(*誚:音同「俏」,責怪之意)
穴在人心不在山,謀什麼?
欺人是禍饒人福,強什麼?
一旦無常萬事休,忙什麼?
下面是《心命歌》:
命好心不好,中途天折了。心命俱不好,貧賤受煩惱。
心乃命之源,最要存公道。命乃形之本,窮通難自料。
信命不修心,陰陽恐虛矯。修心不聽命,造物終須報。
李廣誅降卒,封侯事虛杳。宋祁救螻蟻,及第登科早。
善乃福之基,惡乃禍之兆。陰德與陰功,存忠更存孝。
富貴有宿因,祝福人自召。救困與扶危,勝如做齋醮。
天地有洪恩,日月無私照。子孫受餘慶,祖宗延壽考。
我心與彼心,各欲致榮耀。彼此一般心,何用相計較。
第一莫欺騙,第二莫奸狡。萌心欲害人,鬼神暗中笑。
命有五分強,心有十分好。心命兩修持,便是終身寶。
世之君子,苟能遵而行之,必可化凶為吉。
對於平常人來說:
平安即是福,
功德即是壽,
知足即是富,
適情即是貴。
富貴福壽人人皆可得也。
- May 27 Wed 2020 22:16
【命理】八字與壽命(下)
前文談到了一個人積德或損德皆可影響到他的命定的壽數,而「食祿盡則命盡」之說,又是如何呢?在清人梁鉅章的《浪跡續談》中有一例。據載唐代名相李德裕,有一次召一僧人預卜吉凶,僧人算後說:「相公平生當食一萬頭羊,現在已食了九千五百隻了。」李德裕聞言,黯然道:「老夫年輕時曾發一夢,到晉山遊覽,看見羊群滿山,當時 有幾十個牧羊人走過來向我迎拜,並說這些都是我生平所食的羊。
可見人一生的食祿多少是早已有安排的,所謂「吃多少,食多少,皆是命中注 定。」而食祿盡了,其人命亦亡。歷來長壽百歲以上者,多見於尋常的普通人家,少見有大富大貴而能長壽者,可見這與他們平生的食祿消耗多少有關也。
筆者有一朋友的父親,早年曾追隨孫中山參加革命,後與蔣介石不和,中年後完全退出政壇,到大陸變色後,竟淪落為一介平民,已少有人知道他當年參加黃埔軍校的業績。朋友曾拿他父親的生辰來推算,當算到60歲沖提綱之運時,一午火運沖命中二子水,犯旺命危,此關實難度過,但朋友父親其時已90高齡,後來還恢復了名譽和待遇,出席了當年的黃埔軍校同學會。
他之所以能度過60歲的大關,與他中年後完全離開名利場,食祿未盡,故能延年至90多歲的高壽也。壽夭雖然難算,但有一種八字,如命書中寫到:何人其人夭,氣索神枯了。這是指在一個八字中,日主太旺又無處洩,或日主太弱又逢克制,配合無情,喜用受傷,無生剋制化之助,於是生機息滅,是為氣索神枯之像,再加上忌神轉輾攻,決無長壽者也。像這樣的八字,筆者也算過不少。
有一朋友的妹妹結婚,其妹夫是香港人,憑人介紹而相識的,婚後拿其生辰來推算。屬癸水日主(即癸水命),生於五月(午)火正旺之時,八個字中,除了出生日癸亥為癸水亥水外,其餘六個字全是木、火和燥土。根據五行生剋之理,木、火、燥土都是日主癸水的對頭,癸水日主身弱可知,全憑坐下的一點亥水為根,此根萬不可傷,傷則危矣!
而偏偏此命生於寅時,寅屬木,命學中又有寅亥合木之法則,故此喜用被寅木合去,所謂喜用受傷,命中缺少金來生水之助,無生剋制化之功,一看便知道是危險的命。再查大運,87年後支入戌土運,戌為燥土,最為克水,且與命中的寅時和午月三合成火局,(寅午戌三合火的法則)此時命中火土一片,是為忌神轉輾攻也。再查流年,87年流年屬丁火卯木,又是癸水日主的對頭。大運、流年皆對癸水日主不利,此時癸水日主幹涸斷流可知。其時批在84年,只好在批命書上暗示他:一跤87年,大運,流年皆見不利,恐見不利,煩、滯、病、耗等事難免,凡事皆宜謹慎,須過此關,其後方可見回升好轉。
此事批過後二年多,我也忘了。直到86年底,朋友又拿回批命書來找我,說他妹夫得了癌症住在醫院裡,問有何方法解救。我復看了批命書,心知不妙,但朋友份上,答應盡力幫忙。當時有一氣功師來此地辦易經班,我也和他交流了幾次,知他從祖父輩裡學得一手中醫,我曾帶一友人找他,吃了他貽的三劑中藥,便打散了此友人脖子上的腫瘤。於是我又找到了他,求他相助,只見他當時掐起指頭起卦,算數了一番後說:「沒治了,藥也不用開了。」事後我只好如實告之此朋友。其後,朋友的妹夫於87年中,治療無效而過世。可見,算命至多只能做到算得準,但不能避開的。當然,在一些小的方面,知道了就可以作些預防,或起到催吉避凶的作用,但也只不過是把它推遲了,或轉化成其它災難了,真正的大事是躲不開的。
- May 27 Wed 2020 22:14
【命理】八字與壽命(上)
人的富貴貧賤,窮能壽化,其中以壽元最難算得準,因為他涉及到除八字以外的多方面的因素。例如人們常說:「積德可以延壽,損德則減壽。」亦有「食祿盡則命盡」之說。所以過去老人勸人們要節儉,不可暴殄天物,否則便會折壽。
有一年,他經過家附近的一個渡口,此渡口水流急竄,經常發生翻船溺水之事,他正在渡口等船之際,忽見一女子淚盈滿面,佇立於江邊,突然間向江中投去。幸得他早看在眼裡,便趕忙衝上去將她抱住,其後問她何以投江自盡,女子哭啼回答曰:「小女子賣身為奴婢多年,皆因前幾天主人家有喜事,向親友家借了一對價值千元的耳環配戴,今日令我將耳環送還給親友,誰知走到這裡,才發現遺失了這對耳環,難以回去向主人交代,不如在此投江一死了之。」那富家子弟聽後,不覺失聲說:「真是湊巧了,剛才我在此等船,拾到一對耳環,不知是否是你所失之物?」女子聽了,忙將失落的耳環形狀描述出來,果然是她所失落的耳環,於是完璧歸還,至此女子破涕為笑,忙跪倒在路旁扣謝救命之恩。
一年多之後,此富家子弟亦在此渡口等船,正待上船之時,突然有一婦人前來,跪在他面前扣謝,細看之下,原來是當日失落耳環而要投江自盡的女子。原來此女子回去後將耳環失而復得之事告之主人,主人嫌她辦事不妥當,以至將她許配給住在江邊的一剃髮匠。今天那婦人重逢救命恩人,當然力邀他回家去見丈夫,好讓夫妻倆一同扣謝他的再生之德。他推辭不過,只好隨她回家,其餘等船的人則上船渡江。
及待他在婦人家中吃過茶點,道謝出來,走在街上,便驚聞剛才開出的船已沉沒,同船二十幾人全部遇難,倘若他不是隨婦人回家敘舊,此時亦一同葬身江中了。
可見當年他曾救此女子一命,積了陰德,而上天亦假女子之手救回了他一命,
作為回報,使他能逃過此劫,以享天年,亦令當年曾替他批命的算命先生失準,皆因他積了此陰德之故也。所以中國人歷來很注重陰德,經常勸人立身處世,要多行善積德,善有善報,福有所歸。當然,當今中國人的道德水準已經敗壞了,許多人已經不相信有道德這回事,更不相信善惡有報的天理,豈不哀哉!
據<看中國>報導(2003年4月4日)3日上午8時40分左右,在海口港新碼頭8號泊位,一輛車載有5人的汽車掉進海裡,造成車上4名兒童溺死的慘劇。事故發生後,除了孩子的父母和一名老鄉外,近30分鐘,沒人施以援手。失去孩子的李小英說:當時,船上和岸邊已站滿了圍觀的人,她大聲哀求岸上的人救人,當她看到一名身穿警服,背著一支槍的人時,不顧一切地跪下來向他哀求:「我跪下來,抱住他的腿,拉著他的手,求求他救救我的孩子。可是,他們都不肯下水救我的孩子。」(詳情請上網:www.secretchina.com)請看看,這是甚麼世道啊?這就是今天「三講」、「三個代表」下的中國人嗎?今人和古人相比,仍有頭腦的中國人,真的要反思和深思。
上面說的是積德可以延壽的故事,下面再舉一個損德則減壽的例子。南宋時,陜西鳳州有三個鄉民,此三人住處相近,長大後結拜成兄弟。在慶元丙辰年九月初八,周三和李廿一都在同一天中午暴斃,而另一個彭六當時並未知此消息。彭六在當日的黃昏,躺在床上休息,在迷糊之中,彷彿被兩個官差帶走,來到一所莊嚴的大殿前,看見許多披枷帶鎖的人集中在那裏,似乎在等待審判,彭六好奇心起,抬頭望入殿中,看見一個皇帝模樣的人正在殿中主持審判,過了一會兒,彭六看見他的結拜兄弟周三竟然被傳召上殿,那皇帝模樣的人翻閱案上部冊後,問左右的人道:「此人應有八十七歲高齡,為何這樣快便把他的魂拘拿至此?」有一身穿綠袍的官吏答道:「大王有所不知,此人生平性急,任意傷人害物,按例應減一半壽元,所以只得四十三歲陽壽而已。」大王聞言,點頭同意道:「理應如此。」
周三被押下去,隨後押入受審的是李廿一,大王翻看了部冊,然後問道:「此人應有七十一歲壽元,現在這麼快便被勾魂至此,是否又有些甚麼過錯呢?」那穿綠袍的官說:「此人生前妒嫉賢能,欺凌孤寡,作孽甚多,故此亦按例減其壽元。」大王道:「此人既然生前心懷狠毒,絕對不可饒恕。」彭六眼看結拜兄弟周三和李廿一先後被審的過程,已醒悟到自己不知何故已置身於陰曹地府中了,正在驚疑之際,忽聽到宣他上殿受審,於是排開眾人,入殿跪下。大王看了部冊說:「此人注定陽壽到此而終,不必再審也罷!」但見那身穿綠袍的官吏卻回稟道:「此人的壽元雖然注定僅得四十三歲,但他生平樂善好施,所積陰功甚多,照理應得延壽。」大王點頭說:「行善積福的人,應該獲得延壽的,否則何以勸人為善呢?讓此人在世上多活二十四年吧!」彭六聞言,喜出望外,連忙叩頭稱謝,然後轉身跟隨鬼卒走回陽間。彭六醒後,發現家人正哀傷地忙著為他辦身後事,原來他已死了一畫夜,現在才復活過來,一家人當然為此欣喜不已。彭六又想起二位朋友,趕忙前去探問,發覺兩人果然已死,回想起地府受審的情景,不勝感慨。
看了上述的故事,也許有些人認為,這是古人為了貶惡揚善,勸人遵守道德法禮,從而達到維繫社會人心而杜撰出來的一種道德教化的故事;因果報應,及神鬼之說,只是迷信,能到陰間一逛,又能回陽間的人,的確少之又少。但看當今大陸那些殘酷迫害法輪功學員的惡警們,一批批地在中壯年就死於非命,不是車禍,就是癌症、腦血栓不治、癱瘓,甚至不明原因的暴死,家有電腦的朋友,可上一下<明慧網>:www.minghui.ca,幾乎每天都可以查看到因迫害法輪功學員而迅速遭報應的具體事例,都是有真實姓名、年齡、地址、工作單位和電話號碼的,絕非虛構。試看在大陸的五十、六十年代初期,那裏的警察,會有幾個是在中壯年就死於非命的?這還不是天理公平、善惡報應、損德減壽的活生生的事例嗎?